記得我自己讀了張耀懋組長的<單身,精神病?>、<一口二手菸v.s.終身吃美牛>和<署長,問題不在指出性別>畢後,有一個很深的感觸,原來醫藥新聞不一定只是照本宣科,不一定只侷限在保健、疫情、明星人物的疾病、意外,或是醫院的議題活動。事實上,原來醫藥報導也可以很「評論」,可以議論醫療環境的短缺,而讓政府相關單位及人民正視醫療所面臨的困境。可以指正官員的 “不當”言論,針砭時弊。也可以很故事性,藉由生活中常常發生的事件,教導正確的醫學知識或問題解決的方法。從張老師的幾篇新聞裡,我發現,「醫療科技記者可以不再是科學界的『翻譯』或是『沒有聲音的傳聲筒』」,相反地,他們可以為社會發生,寫出「具有科學根據的醫藥社論」。
以下分析張耀懋記者在聯合報的三篇報導,以見醫藥新聞的廣度。
(一) 聯合筆記/人才外流到台灣【2012-03-30/聯合報/A31版/民意論壇】
這篇報導主要議論世界各地醫療人才分配不均的現象:
導言:
照護人力的流動,在國際間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。尤其愈高階的照護人力,如護士等的流動,爭議愈大。
從統計來看,醫護人力對外輸出愈多,反而是人力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。當非洲、東南亞各國非都會區缺醫少藥時,當地的醫護人力正一船船地航向英美等先進國家,尋找新天堂。
我自己對新聞裡這個比喻感到非常深刻:
「台北的醫師去花蓮很遠,去美國很近。」這是從美國來台奉獻的花蓮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深沉的無奈,多少反映台灣醫護資源匱乏之時,醫護人力卻還持續外流的困境。
特別的是,這篇報導放的版面既不是醫療新聞亦不是養生保健,而是民意論壇,證實了醫藥新聞仍可以為「社論」,可以評論醫療體系。即便這樣的「社論」仍占少數,也許效應還不及上推讓醫療體系或者相關單位去注意,不過,有記者願意點出問題,至少可以讓讀者瞭解現實情形,而願意關懷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。
同樣的,分析醫療現象的報導還有【2012-04-13/聯合報/A27版/民意論壇】的這一則醫護人力海嘯來了,也有異曲同工之妙,說明現今醫療體系人員缺乏,白衣天使不再以著白衣為榮的窘境。
(二) 《醫二三事》開開關關
這篇其實是用淺顯易懂的情境,向大眾解釋,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明:疲憊並不是睡著的必要條件,要睡著除了關閉所有器官,還要「啟動」睡意。
新聞開頭:
「哇!累斃了!」女兒往床上一倒,一副很滿足的樣子,但還是不忘順手扭開電視,y「滑了一天的雪,今天一定一下就睡著了!」
這又是一個相對 “一般”醫藥新聞,較新穎的寫法。記者寫入故事,並且接下來的通篇新聞,除了告訴讀者小常識之外,還有這篇故事大架構可以引人入勝。
新聞內文:
關起五官睡覺
「怎麼可能,我這麼累!」女兒一時想不起什麼詞,「你們不是說我小時候,玩瘋了後,晚上就會『沒電』,趴的一聲,靠到枕頭就睡著了。」
人累了,感覺起來就應該是像那個「金頂電池」的廣告般,全身的能源用光了,就「關」起五官睡覺休息了。
「不是這樣嗎?」女兒翻了兩翻,又覺得不想那麼早睡,看著錄影節目播她最喜歡的「廉政英雄」,說什麼也不願睡去,「可是有時候很累,尤其出去玩的時候,回家後就『回味無窮』,更捨不得睡!」
睡覺也需啟動
這倒是!其實,全身開關「關」起來後,就開始睡著了,是過去的認知;現在愈來愈多的證據發現,睡覺,也需要「啟動」;而不是全身機能都關閉之後,就自然而然地睡著了。這或可解釋,當你筋疲力盡時,還是有可能眼盯著天花板,竟夜失眠至天明。
從「睡覺也需要啟動」這邊,才開始進入報導主軸。有趣的是,介紹完睡眠是一種「開關」的過程之後,故事中女兒的角色又跳進來了:
她拿出她的陪睡絨毛小兔「婷婷」,「睡就倒頭就睡啊,想那麼多開開關關的,還睡得著嗎?」
文末兩段開始論述為什麼「安眠藥」有安眠的效用,以及引述科學家理論,比喻睡著時的「開關」過程就像「蹺蹺板理論」。
「蹺蹺板?」這下女兒興趣來了,「睡覺幹嘛坐蹺蹺板?」
並不是真的是坐蹺蹺板,而是想像將「清醒」與「睡眠」放在蹺蹺板的兩端,當「清醒」往下時,雖並不一定啟動睡眠的開關,但是,睡意卻會浮上來,就容易睡著,這也可以解釋,為何有些鎮定抗焦慮藥物,也具有安眠的效果。
「好吧,那現在我們到底要『打開』我們的睡意?」女兒像繞口令似的,「還是要『關掉』我們清醒?」
「都不用!」這次換老婆大人發揮了,「妳現在把電視一直開著,就算電視節目全部都播完了,它也不會自己關掉。」說著說著,一把搶過遙控器,「看到沒?妳必須要有一個按掉的動作,電視才會啟動關的動作。趕快去洗澡啦!髒兮兮的,洗完再睡!」說完,趴的一聲按掉開關,洗澡去了。
有趣的是這篇報導融入生活情境,拿小孩與父母的對話入題,最後不忘以故事情境作結,中間又穿插了科學知識。如此一來,作者讓許多生硬的科學知識隱含在故事中,又藉父親教導小孩的方式也教育了讀者,也是一則有聲有色的醫藥新聞。
(三) 醫二三事 老闆,拿一包木炭【2012-04-21/聯合報/D2版/健康】
這篇報導綜合許多面相,包含近年來燒炭自殺時有所聞,憂鬱傾向非己之願。從跳樓、買木炭,以及農藥等等情形,作者說明,自殺背後的問題通常難以一時釐清,但是,如何藉由一種「木炭上鎖」,或是業者一點警覺,釋出一些些關懷,或許能夠「攔下一些炭火冤魂」。
導言:
真是風水輪流轉,賣場裡高單價的電子產品、飾品逐漸走出上鎖的櫃盒,開架展示;值賤價輕的木炭卻宛如寶貴的嬌客,不但要上鎖櫃,還要專人取拿。
還不過是十幾廿年前,這黑不隆咚的木炭還是用大竹籃子裝盛,擺在雜貨店最外頭,要多少,就請老闆秤給你。有時店裡貨太多了,晚上打烊時,老闆還不見得會收它進店,就這樣擺在門外,頂多上面再蓋幾張報紙,也不會有人想偷。
上鎖,因為木炭已成為火熱的自殺武器。
新聞一開始即用一種sarcasm寫出現在自殺者逐年上升,並且木炭某程度上來說已經變成一種自殺採取的手段。拿木炭對比高價產品,我覺得這樣的寫作方式還蠻諷刺的,不過也是引發人繼續讀下去的興趣,並且,讀者不認為其實記者真的寫到我們的心坎裡了嗎?
另外,這篇報導的成功,是有相對的實例輔佐,更加說明,如果能夠奪取自殺者的自殺工具,其實憾事應該會減少不少。
尋短者背後潛藏的社會問題往往盤根錯節,在無法立即抓到元凶或斬斷病根前,盡量切斷致死方式,是公共衛生搶救生靈的利器。
1854年,倫敦爆發霍亂大流行,當時根本不知道禍因、病源為何,以當年台灣SARS慘狀的數倍,約略可想像那時若人間煉獄的倫敦街頭。
史諾醫師(John Snow)抓了一張倫敦市街圖,標上霍亂死者的分布點,發現都集中在博德街的一支供水泵附近,於是史諾拆了那支水泵把手,讓人們無法再用那兒的水。之後霍亂病亡數陡降,當時包括史諾在內的倫敦當局,根本都還不知霍亂病源為何。
我覺得這篇報導的價值在於對於自殺現象頻繁這件事,記者並不是平鋪直述,而是從一些常有的自殺表徵,如何對於輕生者釋出關懷:
多關心 或能避憾事
上鎖與否,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,關鍵的是有人為阻斷或干擾。有自殺企圖者,買木炭還要問店員;加上店員有這種警覺,如看到買者在哭,多關心兩句。有人就自訴,掉著淚拿木炭結帳時,店員頭也沒抬地收錢、找錢,讓他覺得「這個人世離開算了!」也許多一句「你還好吧!」就是一條人命。
相關的報導通常表現自殺者手段如何展現其去意堅決,或者是友人事後痛心自己如果當下可以伸出援手就好了。諸如此類的,比較是限於事件報導,然後對於原因蓋棺論定,也沒有更直接的解決方案了。但張組長的這則報導,特別針對自殺到燒炭自殺這個現象提供相關的數據以及應對方法,也讓民眾去注意,如果你的友人有一些「特別」的需求,是否她/他是在透露死亡訊息。
總括一句話,原來醫藥新聞比我想像的還要有趣,也還要生活化。醫療新聞的筆調不一定只是客觀地呈現事件,或許可以更富有教育性質,以及揭露時弊。
留言列表